愛不冬眠

愛不冬眠

20150505

2015《我的洋娃娃》│編劇石婉舜


編劇/石婉舜


        田納西‧威廉斯的《滿滿二十七輛車的棉花》是2014年夏末日本利賀藝術節亞洲導演單元的指定課題,由來自日本、韓國、中國與台灣的四位導演自組團隊,並從利賀藝術村各具空間特色的六座劇場中任擇一處,就同一劇本自由發揮。守曜導演挑中的是歷史最悠久的「利賀山房」— 一座由傳統民家合掌屋改建、接近能舞台構造的室內劇場。這是劇本改編的背景,同時,自劇場空間的選定起,風格化的戲劇處理原則即已定調。

        原著誕生於1946年,是威廉斯早期的獨幕劇,10年後被劇作家本人改寫成電影劇本《Baby Doll》(Dir: Elia Kazan, 1956):通過美國南方一起小鎮工廠的縱火事件,寫實地呈現了當時美國社會受到性別、金錢、族群等權力結構所宰制的人性。原著在標題下註明這是一齣「密西西比三角洲喜劇」,讀來實則殘酷到令人悚然。主人翁芙蘿拉是一名身材豐滿、思考簡單又性情依賴的已婚婦女,故事裡面她是兩名男性在工作與生存競爭上發洩、報復的對象,處境堪憐下場悲慘,可說是威廉斯眼中男性中心社會的祭品。

        面對原著,我跟守曜導演同樣對劇中女性一面倒的受害者形象感到不滿足。我們很快達成共識:這是六十多年前威廉斯對當時資本主義社會人性狀況的一個觀察與解讀,但是隨著時代的演進,當代社會中,資本主義邏輯早已深入生活,甚至進入人們精神、情感構造的細節之中,人性欲求與權力關係的基本構造的變化或許不大,女性卻普受教育擁有更多的自主能力,ㄧ切就值得重新玩味了。因而,我們試圖呈現一個可以符合當代人類情感的、普遍的人性現象。
        所以在《我的洋娃娃》這個改編版本裡,喜劇基調與情節發展基本上跟著原著走。但是,我們翻轉了女主角的性格,兩名男性角色的心理也添了層次。由於金錢、事業成就、還有要求生活穩定有保障等種種不同動機,跟情欲糾結在一起,角色們於是彼此試探、算計、誘惑⋯展演出一幕幕性別政治的戲碼。可以用一句話來總括改編與原著的不同:如果威廉斯讓我們看到的是女主角墜入萬丈深淵的過程,那麼在這個新版本裡,觀眾將會看到女主角站在萬丈深淵邊緣,為了存活,跟闖入她人生的兩名男性,展開性的鬥爭。


石婉舜
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博士。現任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研究專長為台灣戲劇、現代戲劇。1980-90年代小劇場運動期間,主要參與河左岸、零場121.25劇團的創作與演出。另參與電影、紀錄片製作,擔任編劇,曾獲行政院新聞局優良電影劇本獎(2005)。著有博士論文〈搬演「台灣」:日治時期台灣的劇場、現代化與主體型構〉(2010)以及單篇論文多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