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不冬眠

愛不冬眠

20121124

2012《逆旅》媒體露出│《逆旅》 透過尋根之旅了解母親

原文載自: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7518702.shtml

《逆旅》 透過尋根之旅了解母親



很難相信詹傑在寫《逆旅》這部有關謝雪紅的劇本前,對謝雪紅沒什麼認識,「我做了一年功課,找到兩本她自述生平的書。」詹傑說:「跟其他歷史性或政治性的書不同,這兩本書詳實地記載了謝雪紅的一生。」

20121122

2012《逆旅》MOT/TIMES線上誌│關於你我的單人旅行《逆旅》

原文載自:http://www.mottimes.com/cht/article_detail.php?serial=376&type=1

關於你我的單人旅行《逆旅》


究竟,要走多遠,才能夠安靜地面對自己?

一個鄉下女孩,一無所有,強悍溫柔地抵抗了全世界,經歷風雨與鬥爭,卻抵擋不了記憶的消亡、身體的衰敗。最終,撲面而來的,是艱辛落魄的晚年。在破舊的小房間裡,她與陪伴一生的男人都老了。一輩子的革命,卻像是一場夢,什麼都沒留下,她於是跟他說「那,我把我這輩子做的事情跟你講,好不好?」

她是謝雪紅,這是《逆旅》,由徐堰鈴執導,詹傑編劇,漫長、細瑣地拼貼、顯影,將於11月底於中央大學第一屆破殼藝術節演出。

2012《逆旅》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文學劇場《逆旅》

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文學劇場《逆旅》


        國立臺灣文學館自2005年主辦臺灣文學獎以來,劇本創作金典獎此一項目從未間斷,為的是持續鼓勵更多創作者投入這項在國內一直處於相對較少數的文類創作。創作者於劇本創作過程中所需要考量的,不單是如何以適切且具有美學形式將腦海中一連串的動作、對話甚至心境訴諸文字,用以詮釋一個故事,亦需要顧及閱讀者如何理解這些由文字所構成的情節,甚至想像關於未來將實際演出時所將面臨的景況。可以說劇本創作者在寫作的路上面臨了比小說、散文、現代詩等文類更多非關自主意識的外來影響,也因此一個好的舞台劇本相對而言或許需要經過更多琢磨與歷練才得以產生,它不僅僅在於形式、美學上的有所要求,也同時要處理得足夠圓潤,使得所謂劇本不因創作完成就終止了它的生命歷程。

2012《逆旅》關於逆旅


一本謝雪紅傳、 兩個青年的尋根之旅、三代人的塵封記憶、四位台灣女性的生命顯影。


梁靜覺得生命有所失,下了戲還不能擺脫演員的身分,
生活中繼續扮演自己。
她時常想起自己幼年缺席的母親,安靜得沒有一點聲音,
一張臉給二十幾年的空白漂得只剩輪廓,像是自己遺失的影子。
當遠方捎來久違的訊息,梁靜在臨終病房見到自己的渴望,
所有被隱藏的話語一一浮現,她將跟隨母親的步伐,
開啟一個關於謝雪紅的單人旅行。

20121121

2012《拉提琴》評論│冷洌熾熱的虛實交感《拉提琴》

原文載自: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4649

冷洌熾熱的虛實交感《拉提琴》

演出:創作社
時間:2012/11/11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文 黃香

序曲:兩名時髦女子各說各話,語言溝通失效,活脫就是一齣電視肥皂劇;幕啟,記者會登場,淚水與歉意齊飛的一場鬧劇。《拉提琴》開場簡短兩個場景,就具體而微地暴露電視與媒體的膚淺煽情,高掛舞台左右上方的巨型電視螢幕,堪稱二十一世紀複製年代的「靈魂之窗」,媒體影像不斷複製,不只中介了真實,也滿足了大眾偷窺的慾望。影像即時、全真的特質原本很能再現真實,奈何多餘的影像氾濫成災,甚至扭曲異化了真實本身,被媒介的生活就是我們的宿命。

2012《拉提琴》評論│虛實交錯的辯證迷失《拉提琴》

原文載自: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4645

虛實交錯的辯證迷失《拉提琴》

演出:創作社
時間:2012/11/09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文 黃慕薇

分不清從何開始是夢境,從何開始是真實,《拉提琴》以虛實交錯的布局和戲謔的語言道出現代人的心靈處境。「拉提琴」意近「吹牛皮」,全劇好像是在敘述一個人人都說謊以致真相難辨的故事,但仔細究其原因,乃在於現代人對訊息的無感,以及對自我的不確定。

2012《拉提琴》評論│謊言世界的救贖《拉提琴》

原文載自: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4553

謊言世界的救贖《拉提琴》

演出:創作社
時間:2012/11/09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文 王思婷

眼見不再為憑,因為,環境本身,就是由無數個大大小小的謊言所推砌而成。

本劇中心圍繞在謊言中,劇情則是架構在虛實之間,有些橋段光怪陸離,但台詞傳達出來的含意卻是深遠且發人省思。

2012《拉提琴》評論│苦笑諷怒之下的忡忡憂心《拉提琴》

原文載自: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4521

苦笑諷怒之下的忡忡憂心《拉提琴》

演出:創作社劇團
時間:2012/11/09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文 黃心怡

看完《拉提琴》,就再也無法返還天真:不能相信其他人,也無法相信自己。這個批判意味濃厚的作品,作為政治劇場功效顯著,但期限問題如影隨形:警覺能夠持續多久?觀看劇作家紀蔚然的其他作品(從《夜夜夜麻》三部曲,到2011年重新推出的《嬉戲》,以及於2012年與國光劇團合作的《豔后與她的小丑們》)時總是能感覺到劇作家巨大的影子籠罩其上,時刻提醒我們疏離出來批判思考;而本劇卻把這樣的企圖注入了角色當中,我們仍與紀氏幽默挑釁纏鬥,但目標業已模糊,我們摸不清是敵是我,孰真孰假,在夢境與真實交織的迷霧中,針對現狀的批判是鋒利的矛,夢與意識的疆界是渾沌的盾,我們高舉武器試圖殺出一條活路,卻在抵達出口時發現,終點原是起點。

2012《拉提琴》評論│語言策略推進奏效?失效?《拉提琴》

原文載自: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4531

語言策略推進奏效?失效?《拉提琴》

演出:創作社
時間:2012/11/09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文 謝東寧

「劇作家」在台灣真是一個超冷門的行業,可以當職業的沒有,能持續寫作的寥寥無幾,其中人稱「冷伯」的紀蔚然,大概就是現代戲劇類,最受矚目的劇作家了。紀蔚然的劇本最具特色的,就是對於語言的處理,尤其是那種對於人性、對於社會,毫不保留的犀利嗆辣批判,或者單純對於語言本身的戲耍與嘲弄,受到了許多劇場觀眾的歡迎。

20121107

2012《拉提琴》MOT/TIMES線上誌│知識份子有事嗎?《拉提琴》荒謬提問

原文載自:

http://www.mottimes.com/cht/article_detail.php?serial=355&type=1

3個默劇小丑塗著詭異的白臉(從額頭到下巴還描繪著細緻的提琴圖案),悄然無聲地在一臉衰樣萬年寫不出升等論文以激昂語調訴衷腸的中年男子劉三旁拉著小提琴,圓形環狀舞台旋轉,燈光轉換,3個女人機機喳喳地唸著拗口造作,似對白又像是喃喃自語的大段文字,是真還是假?是夢境還是真實?是戲,還是人生?在旋轉的舞台上,劉三迷糊了,你也迷糊了。這是《拉提琴》,由紀蔚然編劇,呂柏伸執導,即將在國家戲劇院連演3天。

2012《拉提琴》吉米布蘭卡:【預報】創作社:拉提琴

原文載自:

http://jimmyblanca.blogspot.tw/2012/11/blog-post.html


【預報】創作社:拉提琴

 
時間:2012.11.2 7:00PM

地點:國家音樂廳大排練室

名稱:創作社 拉提琴

看完排後跟製作人聊到,劇組第一次請紀盃 (註:紀蔚然老師是劇場大老,紀盃是大夥兒對他的尊稱) 進排練場看戲後,紀盃一臉嚴肅的說「這是一齣黑色喜劇,但我只看到喜劇,卻少了重要的黑色」。於是,劇組開始做修正,直到前陣子再請紀盃進場看排,終於讓紀盃滿意,願意看場正式演出。

這雖然是玩笑話,但看完這天的整排後,可以理解紀盃所重視的「黑色」為何。又或者是,在戲謔的對話下,真正要提到的,知識分子的深層無奈與悲哀。

20121105

2012《拉提琴》駱以軍看《拉提琴》

駱以軍 / 著名文學創作者

作品《西夏旅館》獲得【紅樓夢】-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



這齣戲像帕格尼尼演奏小提琴的華麗炫技
但你是瞠目結舌看著紀杯
用豐富和高難度的指法和弓法,連頓弓、和聲、撥弦,
演奏著"廢話"和"狂笑"
這是一齣保証你坐下 幕起
便一路感受你身體和靈魂停止不下來 從頭笑到尾的戲劇
似乎有十隻看不見的手指
在調弄 拉弓你腦袋裡
原來分門別類那麼多不同根的笑神經

20121101

2012《拉提琴》排練場大直擊

排練場大直擊
才華、能量、妙趣十足的演員組合

 
        《拉提琴》演員陣容一級棒,有劇場資深演員樊光耀、姚坤君、呂曼茵,也有中生代超優質演員張詩盈、郭耀仁、楊景翔和新生代新星蔡佾玲、陳彥斌、林家麒、胡大器,就讓我們來個幕後大直擊,看看演員們排練的小花絮。

2012《拉提琴》最後一劑強心針

最後的一劑強心針 / 呂柏伸


       《拉提琴》是劇作家紀蔚然自認寫作至今最好的劇本。就我看來,此言不假,絕非拉提琴(台語:噴雞龜)。劇中主角劉三是個中年知識份子,對事業、婚姻、親情完全感到幻滅。故事是從劉三意外捲入老友史文龍的離奇自殺開始鋪展,劇情結構的安排猶如電影《全面啟動》,透過層層夢境與現實情景的交疊當中,劉三的無能與無感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就連把CSI的何瑞修警探、豪斯醫生請來也無法醫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