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不冬眠

愛不冬眠

20111020

[口碑]《嬉戲:Who-Ga-Sha-Ga》---創作社劇團

轉錄自網友home99888在PTT_Drama板上的貼文心得。



<<原文載於PTT_Drama板>>

時間:2011.10.15 19:30
地點:華山烏梅酒廠
演員:郭耀仁、張詩盈、王宏元、買黛兒‧丹希羅倫
編劇:紀蔚然
導演:符宏征


這是一齣全面崩毀的戲,
不只是文本,不只是角色,不只是場景,
昔日針砭時事的力道,七年後也不再令人心痛,
取而代之的是某種無力感,或更悲觀點,無感。

因為我們早已習慣。

七年來儘管政黨輪替,每到選舉,願景更是一項比一項華麗,
然後是一項又一項忽視,一項再一項破滅,一項一項辯解,
而我們似乎已迷失其中,不知為何而笑,不知為何而悲。

或許,能因為這齣戲而找回些許真心的笑容,就已足夠吧。


此劇主要分為現實與虛構兩條線,
穿插呈現,或可稱之為拼貼,但細究文本,
似乎仍遵守"起承轉合"的傳統規範,
從帶出台北毀滅,到承接主題一路建構台灣景況,
在拉回藝文關注後急轉,指稱禍害根源其實就在劇團,
結局則試圖重現大爆炸起因,將場外的混亂和場內的追尋合而為一。
另外,"一桌二椅"的概念、角色扮演時詳究方法不究真實情感,
以及類似相聲捧逗的語言節奏,在在表明這齣戲看似現代看似批判看似反叛,
但本質是懷舊的,對於傳統仍存在一份情感,不全然堅持也不全然反對,
可以是一種對於理想的"美"的追尋,也突顯成規之荒謬可笑,
但後者在市場機制下變本加厲,前者終究得屈從。
(如編劇與製作人的對話中所表述,)

其現實與虛構的界線並非絕對,
就文本內容而言,
所謂的"現實"(阿浩與小歪及南北主權轉移)其實是"虛構"(畢竟這是"戲"的主軸),
"虛構"各段扮演情節,看似誇張,卻是從現實生活出發,
觀眾之所以會笑會有所反應,不見得是因為劇情有多好笑,而是深有同感:
"現在的戲的確就是這樣演的!"
同時也印證了這七年來台灣仍滯步不前,甚或越加偏激,
尤其在"死而復生"、"飲乳解毒"、"小孩酗酒"......等等更加荒謬的情節一再上演,
戲中的表演再誇張再無厘頭,說不定仍嫌"保守"了。

角色部份採四人飾二角,乍看讓我想到表演工作坊1998年首演的"我和我和他和他",
但導演在每一段的演員配對中並不死守既定的身份邏輯,
同一個演員會在不同段落中飾演本尊或分身、採主動或被動、是局內人或旁觀者。
一開場兩段,分別由張詩盈搭王宏元及買黛兒搭郭耀仁,此時為營造時代氛圍。
之後由張詩盈搭郭耀仁飾演劇中的"阿浩"和"小歪"兩角,拉出"現實"劇情線,
緊接著是kuso版臥虎藏龍,一樣由張、郭二人演出,拉出另一條"虛構"線,
但這時尚未出現"分身"概念。

從解釋爆炸緣由、惡搞偶像劇到全劇最激昂的本土劇段落,
王宏元與買黛兒或位處旁觀或參與其中,
看似分身,但在本土劇段落中,
先出場的張、郭二人反而是"劇中人",後出場的王、買成了主導者,
究竟誰才是真正的"阿浩"和"小歪",到最後並無定論,甚至再一次顛覆,
因為在張、郭二人激烈性愛的過程中,王、買卻是拿著劇本唸出相同的台詞,
表面上看似總結爆炸因果,但若思考扮演關係,
那段激烈性愛及大爆炸,是否終究只存在劇本裡呢?
若以此回顧整齣戲,角色與演員之間的崩解加上文本所述現實與虛構間的崩解,
於是這不過是一齣狂想曲,讓觀眾在"身歷其境"後,又感到疏離。

場景的崩解最為明顯,除了以種種廢棄物圍出的表演空間,
和烏梅酒廠本身的廢墟氛圍外,由近百個紙箱堆疊出的背牆別具特色。
隨著劇情進展逐漸崩落,到最後隨著爆炸聲全面瓦解,
一直讓觀眾感到好奇的箱後世界,其實是一場空,透著隱約戰火,
藉此突顯"無處可去"及"無處可躲/逃"的末日景象。
劇末,四名演員茫然環顧,似乎連自己原有的角色都不見了,回到中性姿態,
於是他們的無助表達了觀眾的無助,
在"嬉戲"過後,其實什麼也沒留下,什麼也改變不了。


之前看排寫"分享"的時候,就曾說這齣戲是齣悲劇,
實際進劇場看的時候,在燈、音、場景等元素完整搭配之下,感受更為深刻。
表面上,這是會讓人開懷大笑的戲,
但笑完之後,踏出劇場,再回想自己的笑,
才發覺,這就像是劇中"貝殼與鳥仔屎"的比喻,
或是更久之前,1985年3月,"那一夜,我們說相聲"裡的說法,
笑,其實很殘酷,最歡樂的也會是最令人悲痛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